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为深化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指导与遵循。
11月中旬,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以下简称高交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启幕,作为其中重磅单元活动,以“发展节水产业,建设节水型社会”为主题的首届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备受各界关注。
作为首届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的主办单位之一,广东粤海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粤海水务)是广东省属粤海控股集团(以下简称粤海控股集团)旗下集原水供应、自来水经营、污水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清洁能源和科技研发等多种业务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大型水务运营商。一直以来,粤海水务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认真贯彻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以推动建设节水型社会为己任,将节水创新理念贯穿于“源头到龙头”的业务全领域与生产全过程。
2021年10月,广东省水利高质量发展大会正式提出,构建覆盖全省16个地级以上城市、惠泽逾7600万人民的“五纵五横”广东水网主骨架,全力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问题,有效应对极端干旱等风险情况。
在省水利厅、粤海控股集团的领导和支持下,粤海水务坚定践行国企担当,凭借卓越的工程“建设运营一体化”能力,在“五纵五横”水网主骨架中,担起了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和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四横”的建管重任,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的总体思路,开展科学、高效、均衡、长远的水资源配置规划。
在粤港澳大湾区核心腹地,国家级水利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正火热建设。工程将有效解决珠三角东部区域供水水源单一问题,为香港、广州番禺、佛山顺德等地提供应急备用水源。目前,工程全线条盾构隧洞已全部贯通,转入内衬施工阶段,全力冲刺2023年年底通水目标。
在北部湾畔,国务院2022年重点推进的55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也在加速推进。工程将本地水资源和供水工程无法覆盖区域作为重点受水区,统筹考虑节水改造、中水回用、用水发展等既有资源与发展需求,确保建成后实现江库联调、水源互济、供需平衡,系统解决粤西地区缺水问题,大幅提高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
在粤东地区,旨在解决区域资源型缺水问题的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后续优化工程建设正酣。工程旨在优化粤东地区水资源配置格局,提升区域水安全保障能力,解决广大粤东群众“吃水难”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供水支撑。
从东莞到深圳,输水线公里的东深供水工程,在粤海水务的高质量运营管理下,延续着半个多世纪从未间断地向香港、深圳和东莞三地安全优质供水的光荣使命。近年来,粤海水务积极推动东深供水工程节能技术改造,采取循环利用生产用水、加强输水通道生物侵蚀防治等有效措施,在节水节能降耗方面取得了扎实成效。
作为水务行业龙头企业,粤海水务当前在全国各地投资运营各类水务项目超过110个,水处理规模超过5600万吨/日,服务人口逾9400万。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城乡自来水供应和污水处理项目运营中,粤海水务在安全优质服务的前提下,积极应用各类节水技术手段,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日常运营管理。
粤海水务始终将供水管网控漏作为运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降低管网漏损率,减少水资源浪费、降低能耗。在日常运营中,粤海水务严格把控管道材料与安装管理,研究开发了一系列的控漏应用系统。粤海水务牵头的“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检测与控制技术”科研项目,提出管网三层级分区技术体系,采用管网动态压力调控、基于贝叶斯与盲源分离算法的漏失评价定位等技术,建成集管网GIS、管网分区、管网监控、管网建模及压力管理系统于一体的智慧管网漏损控制数字化平台。此项目成果已广泛应用于粤海水务下属企业以及黑龙江省、山西省等20多家自来水公司,每年节约水资源超4700万吨,节省生产成本2300余万元,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其中,东莞常平水司管网漏损率从20.77%降至目前的10%以下,供水电耗降低21.07%,每年持续产生700多万元效益,实现了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农村优质饮用水及非常规水源开发方面,粤海水务开发农村供水一体化设备、苦咸水优质饮用水处理设备等,并在广东信宜、茂名,新疆尔自治区喀什等地应用,解决了用户“有水喝、喝好水”的需求。粤海水务自主研发的小型农村一体化供水设备,可灵活选择“模块运输、现场组装”和“整体运输”方式,可同时进行砂滤或膜处理,实现最优出水水质。相比于传统滤池,此设备能耗可降低60%,反冲洗周期最高可延长6倍,真正实现低耗高效、节水节能。目前,设备已应用于广东省云浮、茂名等地26个镇、400多个自然村,为近50万乡村百姓安全优质供水,积极助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此外,粤海水务正在开发高效能、低成本、长寿命的新型涉水膜材料,研制装配式水处理设备,有望打破新型高性能膜材料技术壁垒,实现进口产品国产化替代,助力绿色低碳水系统建设。
在再生水开发利用领域,粤海水务依托江苏省无锡市3家再生水厂,实施了高标准再生水回用示范工程,采用“超滤+反渗透”工艺,合计处理规模达22.57万吨/日,生产的再生水已供给电子半导体、光伏、制药等19家工业企业。此外,粤海水务精研“好氧颗粒污泥+MBR”组合短流程工艺,积极降低膜污染,提高出水水质,出水可达河道补源、生态补水、园林景观灌溉和工业生产用水等回用标准,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再生的技术新突破。
作为国内“智慧水务”的先行者,粤海水务2020年与科技头部企业携手打造了国内首家“鲲鹏智慧水务联合创新实验室”,共同推进前沿技术研发升级。当前,粤海水务正认真贯彻粤海集团“积极塑造新业态新模式”部署,坚持创新驱动、科技赋能,大力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节水技术、管理及产品的深度融合。
在广州南沙,粤海水务将下辖3座水厂打造成为供水规模合计58万吨/日、服务人口88万的“智慧水务标杆示范水厂”,通过SCADA、云边协同、大数据分析、AI视频识别等技术,搭建水厂智能化投药、消毒、调度、监盘、巡检、检修等智慧应用,实现水厂“无人值班、少人值守”。下一步,将通过建设基于5G的厂网一体化调度系统,结合管网水力模型、需水量预测及机组优化控制策略等,科学调度出厂水压,优化管网运行压力,进一步降低管网漏损率,实现更高的节水管理目标。
在开平迳头污水处理厂,粤海水务采用智能识别、自动控制等科技手段,搭建运营监控、水质管理、安全信息管理等“智慧水务”运营系统,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精细标准、少人值守”的高水平智能管控。同时,积极探索节水减排新工艺,实施小型智能化污泥好氧发酵科研合作等项目,实现污水处理厂污泥过程减量及资源化利用。在首届“双百跨越”污水处理标杆比选活动中,开平迳头污水处理厂获得2021年~2022年度“智慧管控标杆污水厂”和“污泥资源利用标杆污水厂”两项荣誉。
在粤东汕头市,粤海水务承建的中心城区供水系统提压改造项目于今年10月中旬完工。此项目是当地2021年、2022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旨在通过水厂提压技改、市政干管修复、社区管网改造等措施,解决中心城区110万百姓用水水压不足的问题。项目建设中,粤海水务充分融入智慧化元素,通过建设智能泵站泵房,对片区供水进行变频加压,保持供水压力并实现24小时远程管理;搭建加压站及二供泵房监控系统,实现调度中心实时监控、统一调度,及时发现停水、水压不足等异常情况,避免设施“跑冒滴漏”风险。通过智慧管控提升群众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积极推动节水节能,赢得政府肯定、百姓好评。
展望未来,粤海水务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践行国企担当与社会责任,以主办首届全国节水高新技术成果展为契机,进一步高质量推进水务工程建设运营,高水平打造“智慧水务”产业新高地,立足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全面倡导落实节水创新理念,为助推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Copyright © 2019-2023 火狐(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90073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