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省自然资源厅发布2023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2023年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下称《公报》)日前由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初步核算,去年我省海洋生产总值(GOP)达到9606.9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公报》显示,去年全省海洋经济发展总体平稳,发展动能加速集聚,主要经济指标恢复向好,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韧性持续彰显,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劲的“蓝色动能”。
去年,江苏省实现海洋生产总值增速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按现价计算,全省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GDP)比重为7.5%,较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江苏GOP占全国GOP比重为9.7%,较上年增加0.1个百分点。对地区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8%,有力支撑与拉动江苏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从内部结构看,江苏海洋产业增加值为3624亿元,同比增长6.6%;海洋科研教育增加值为639.5亿元,同比增长5.4%;海洋公共管理服务增加值1442.6亿元,同比增长1.8%;海洋上游相关产业增加值2016.6亿元,同比增长9.2%;海洋下游相关产业增加值1884.2亿元,同比增长8.8%。
从三次产业看,江苏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303.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023.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280.3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3.1%、41.9%和55.0%。海洋三次产业占比结构与江苏省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基本匹配,海洋第二产业的占比尤其突出,比全国高6.1个百分点。
近年来,江苏省促进货物运输结构调整优化,水上(海洋)绿色运输比例大幅提升,沿海主要港口大宗货物绿色疏运比例提升至95.6%。绿色低碳港口建设持续快速发展,江苏省港口船舶水污染物接收、转运、处置比例保持在95%以上。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获评五星级“中国绿色港口”。
海洋电力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去年,江苏省海洋风力发电量为42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3.2%,减少排放二氧化碳约4200万吨;海洋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176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0.3%。国能龙源射阳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三峡能源江苏大丰8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江苏国信大丰8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获得核准,是江苏省“十四五”期间核准的首批海上风电项目。
船舶与海工加快驶向“高端航道”。受在手船舶订单充足、高附加值集装箱船、液化天然气及双燃料船等订单较多带动,去年江苏省船舶及相关设备制造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在高端海工装备领域,江苏企业取得诸多实质性突破。我国首艘海陆一体化生产运营的智能海上油气加工厂“海洋石油123”在南通完成建造并成功交付;我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西1600”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成功交付;连云港流体装卸设备有限公司独立研发制造的全球首台(套)“智能船用装卸臂”交付使用……船舶海工企业正加快由“并跑”向“领跑”转变。
海洋空间资源要素保障持续强化。去年8月,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出台4个方面16条政策措施,深入开展资源要素保障护航行动,精准配置资源要素,提升服务保障效能。去年,江苏省批准用海4.37万亩,同比增长19.1%,拉动投资约461亿元,重大项目用海实现应保尽保。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区域全部获自然资源部批复备案,盘活海域资源约104.18平方千米,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江苏省海岸带及海洋空间规划(2021—2035年)》获全国首批报自然资源部审查备案,加快构建高质量海洋发展与保护空间格局。连云港市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盐城国家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完成建设任务。连云港市连岛入选首批全国“和美海岛”,盐城市大丰川东港入选全国第二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去年,江苏扎实开展浒苔绿潮治理工作,有效遏制了浒苔绿潮在江苏省的发展态势。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举办,推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21家机构成为全球滨海论坛合作伙伴。
去年,我省积极构建海洋科技产学研、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联动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多个技术创新联盟及科研平台相继成立,不断提升海洋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有力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江苏海洋大学牵头,南通大学、盐城工学院等高校院所、企业、服务机构共同组建成立江苏省涉海产学研合作联盟,持续深化涉海技术“政产学研用”融合协同。例如,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启动海洋高端装备中试等5个功能平台;江苏省沿海可再生能源技术创新中心与江苏金风科技共建国家能源海上风电重点实验室、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江苏中心。
去年,省政府印发出台《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提出海洋产业2025年和2030年发展目标,实施培育壮大十大海洋产业,提升海洋经济科技创新能力,实现海洋产业绿色化、数字化,着力推动海洋产业向新兴领域延伸和价值链高端攀升,全力构建江海联动、陆海统筹的海洋经济发展新格局。
海洋制造业加快发展。去年,以海洋制造业为主体的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023.4亿元。其中,海洋船舶工业主要指标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实现增加值303.6亿元,比上年增长29.4%。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6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海洋石油化工产品需求增长,海洋化工业实现增加值125.9亿元,比上年增长5.8%。
海洋渔业稳中向好。去年,全省海洋渔业实现增加值303.1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全年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产量合计142万吨,比上年增长5.0%。连云港市实施毛虾专项捕捞,补充了伏季休渔期的渔业产量。目前国内最大最先进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深蓝号”首航次在南极作业海区捕捞南极磷虾4万余吨。滨海陶湾海洋牧场创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国能射阳公司成功实施深远海网箱项目,响水鸿蛎海洋科技公司6.6万亩海域生蚝延绳筏式吊养项目投产。(钱林峰 丁蔚文)火狐电竞火狐电竞
Copyright © 2019-2023 火狐(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90073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