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主办的202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南浔站,经过6天的激烈角逐落下帷幕。本届大赛为巴哈大赛十周年赛事,来自全国各地的76支巴哈车队、1500余名参赛选手围绕设计、成本、商业、制造及驾驶等多个维度,展开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技术比拼与智慧较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巴哈大赛还创新性地启动了全球首个氢能巴哈赛事,开创了巴哈大赛使用燃料电池提供动力的先河。在氢能巴哈赛道上,4支氢能巴哈赛车完成了直线加速、耐久等多个项目,展现了车辆的优异性能以及参赛院校对工程实践的深刻理解和精湛应用。
赛事结束后,氢能巴哈战略合作伙伴英美资源集团中国区总裁兼亚太区贵金属市场开发总经理陈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分享了英美资源集团倡议并支持氢能巴哈的初衷,以及他对于氢能发展的思考和大赛的印象。
陈卫:英美资源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矿业公司,产品涵盖铜、镍、铂族金属、钻石以及高品质的铁矿石和钢铁冶金煤,同时我们还正在开发作物营养项目。我们的宗旨是“重新定义矿业,改善人民生活”。
“重新定义矿业”我们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定义获取矿业资产的技术和能力,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矿业资产。第二个是重新定义矿业和环境的关系。我们要把矿业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或者以环境为代价来获得矿业资产,慢慢地改变成我们要保护环境,并且要提升环境。用这样的方式来让环境跟矿业形成一个共生的关系。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很长的过程,从最原始的利用自然能源,如风、光、水,到发现并大规模使用化石能源,人类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是化石能源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尤其是最近这么多年来发现的碳排放问题,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都在为碳排放的问题进行努力。
氢能在碳减排方面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氢能如何在交通运输领域里发挥积极的作用呢?这个是我们非常关心的问题。近些年,英美资源集团也在专注于培育包括燃料电池在内的各类应用铂族金属的创新出行理念和技术。通过项目合作与投资,致力于推动创新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共创一个更加可持续的未来。
巴哈已经有这么长的历史,不仅代表了一定的技术,更代表了一种创新和探险的精神。这些创新跟探险的精神,恰恰就是我们今天要让氢能源逐步地成为化石能源的替代品,或者很好的一个补充所需要的一个精神。所以,我认为氢能巴哈是体现氢能的技术,培养年轻人,同时增加社会对氢能的理解跟认识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陈卫:现在可以利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里面,我们只看到了氢拥有和化石能源一样的三个属性,也就是热属性、电属性和化学属性。换句话来说,氢可能是现在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绿色的、可再生的、可管理的、可储存的、可运输的全属性能源体火狐电竞系。因此,我们对氢能源进入未来社会是非常有信心的。
作为一个全属性的、新的、可再生的、清洁的、绿色的能源,氢一定会在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看到它的影子,只不过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电和热的方式,大家很容易理解;化学的方式,最简单一个例子就是氢冶炼钢,它的应用价值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氢能社会的到来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英美资源集团是氢能最上游所需要的非常关键的原材料供应者。同时,我们也看到氢能的整个产业链,从制、储、运、加、用,铂族贵金属都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有些特定的情况下,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我们是非常愿意成为氢能行业里的一个支持者,并且是一个参与者。最终,和世界各国真正地去实现人类社会由化石能源的能源体系朝一个更加清洁、更加可再生的能源体系转化。我们倡议的氢能巴哈,实际上就是为这个方向做了很重要的一个助力。
陈卫:这次比赛非常精彩,可以用四个词来表达我的感受。第一个是“年轻”。所有参加巴哈赛事的,无论是设计、维修、驾驶员,还是辅助人员,他们是多么的“年轻”。“年轻”不仅是指年纪上,精神的“年轻”更加重要。巴哈本身就是一个富有年轻精神的运动,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无论是活动本身,还是参与者,都是年轻的,非常有活力。
第二个感受就是激烈。比赛现场,大家都知道那个场景是多么的激烈。“无泥巴不巴哈”,这句话充分体现了我们巴哈这个活动的激烈性,这种激烈是非常有欣赏价值的。
第三个是感悟。在这个赛场上,不仅看到了年轻人的奉献,年轻人的活力,我无意之中也看到了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在现场做出巨大的努力。我看到白发苍苍的老者和年轻人一起,在泥浆里开着摩托拉出了故障的车辆。他们可能是裁判长,可能是教授人员,或者是我们的领队,但年龄并没有破坏或者并没有压抑我们的激情。所以,这一点我有很深的感悟,就是巴哈不仅给我们带来一种精神,并且可以帮助不同年龄段的人重拾他的年轻精神。而这个精神一定会影响新一代的年轻人继续向前发展。
第四个感受是希望。实际上,我们真实地看到了未来中国汽车行业,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很大的希望。这些年轻人在现在的阶段就密切地、亲身地接触到了传统的火狐电竞技术,电动车的技术,燃料电池的技术。这对他们而言,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个机会。由此,我们非常欣慰地看到,碳减排在交通领域实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活动无论是对年轻人的成长,还是对行业的发展,以及能源的转型,都带来了巨大的希望。(记者 肖春芳)
一项研究表明,自2001年以来,全球由森林火灾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了60%。相关研究10月17日发表于《科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下称“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有望取得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其中,在“宜居行星”主题中,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备受关注。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是一种重要的癌症疗法,遗憾的是,该疗法应答率偏低——对少数产生应答的患者疗效显著,对大部分患者却难以奏效。因此,如何提高ICB治疗应答率成为癌症治疗的一个关键问题。
近日,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臧渡洋团队成功制备出地球上最“长寿”气泡,在声悬浮条件下气泡保持时间可达23分36秒,且在被直径0.8毫米的热铜针穿透时,悬浮气泡仍能保持不破裂。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理化所”)发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科研人员以地球玄武岩为原料模拟火星壤,并通过熔融拉丝技术,将其制备成连续模拟火星壤纤维。这意味着未来人类有望就地取材,建设火星基地。相关研究论文于日前发表于国际期刊《交叉科学》。
10月23日是今年的霜降节气。有人会问,“霜降”的霜从哪里“降”?是像雨和雪一样从天上降下来吗?二十四节气中,霜降与白露、寒露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露和霜又有什么区别?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南海海洋所)研究员詹海刚团队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究员冯明等合作,首次从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在驱动海洋次表层热浪/冷浪事件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涡旋会放大全球变暖对次表层极端温度的影响,加剧强热浪/冷浪的发生。近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
银线秒,就可以把青海的绿色能源输送到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一秒的输电量足够一个家庭使用两年……这就是神奇的特高压输电工程。
随着科幻氛围日渐浓厚,我国科幻创作队伍和读者队伍都在迅猛增长,科幻作家的创作热情高涨,中国必将成为科幻文学创作的热土。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规划部署了我国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拟突破的五大科学主题和17个优先发展方向。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了解到,由该院孵化的中科永安(安徽)科技有限公司实施的新一代智能化环保型压缩空气泡沫高效灭火技术工程化研发项目,近日通过安徽省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研发项目验收。该技术通过优化泡沫生成与喷射系统,可应用于各类复杂火灾场景中高效灭火,尤其对锂电池灭火具有显著效果。
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以下简称港城大)成功研发出新型器件结构,可大幅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和效率,并简化生产工序、降低成本。研究显示,团队在改善二氧化锡层的氧空位缺陷后,器件的能源转化效率已超25%。
记者21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我国首个暗能量射电探测实验项目——天籁实验阵列,成功被平方公里阵(SKA)大射电天文台组织认证为SKA探路者项目,将为SKA提供新的科学探索机遇。
科研工作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铸牢科技支撑力,要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我国建成了由7.6万余个地面自动气象观测站、409个海岛站、120个高空气象观测站、2架高空大型无人机、546部天气雷达、9颗在轨风云气象卫星等组成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全球水经济委员会17日发布的一项新报告指出,人类“有史以来首次”打破了全球水循环的平衡。报告警告称,全球近30亿人口和一半以上粮食都位于干旱地区或水资源总量不稳定地区,若不采取行动,到2050年,水危机将使全球一半以上粮食生产面临风险。
10月16日至19日,来自全国各地科研机构、高校和文博单位的近500名专家学者齐聚甘肃敦煌,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上,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
走进阳高县华联设施农业科技示范中心,各种颜色的“太空彩椒”引人注目,形态各异的“太空南瓜”“太空蛇瓜”等令人大开眼界。
Copyright © 2019-2023 火狐(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渝ICP备19007339号